English

清代军用海螺号

1998-07-23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家里有一只海螺号。小的时候,和伙伴们一起玩耍,常常跨着这支海螺号,玩到兴头上时,站在高处,“呜呜!”吹上几声,威风极了。海螺号从何而来无从考证,只知道是家里祖辈传下来供孩子们玩的,至于还有其它用途就更不知道了。

数年前,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《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》,在展览的“武备军器”部分,有一只海螺号,形状和使用磨损的痕迹,与家中的海螺号完全相同,从其说明中得知,这是清代军用海螺号。

据研究古代军事史的同志讲,以生物海螺壳为军中的号角,已有上千年的历史,由于海螺壳收集较为困难,难以满足需要,因此也用一部分兽角为号。在清代,生物海螺号为较正规的军用器材,清《八旗通志·兵志军器》中有“凡给发军器,金鼓以示进退之节,海螺以定朝昏之聚散,旗纛以一瞻视,甲胄以卫身,军械以制敌……”清代对海螺号的配备也有定规,康熙三十年定:“八旗护军营每旗各设海螺三十有六,前锋营左右翼各设海螺八,火器营八旗每旗设随炮海螺五,八旗鸟枪护军海螺各十有四,骁骑营每佐领下各设海螺一,每参领下各设海螺二……藤牌营每旗设海螺各五……”。

在清代,军中设有专职螺号兵,对螺号兵也有专门的训练要求和标准。据《皇朝文献通考》记载:“每年春秋,兵部具奏行文八旗,春以二月十五日起,三月初一止,秋以七月十五日起,八月初一止,各于本旗城上演吹海螺,仍委司官巡察”。

清代军用海螺长30—40厘米之间,肩部直径15厘米左右,螺口一般都包有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银瞻叶,螺体上有用以系绳以便随身携带的钻孔,使用时右手持螺心,用嘴对准螺尾口部猛吹。军用海螺均为右旋生长的生物海螺,1983年我在青海一寺院参观时曾见到一只左旋的海螺,据寺院中的老法师讲,左旋的海螺非常稀少,一般佛教都用其作法器。此外,在清代军中还有一种铜质螺号,为生物螺号的人工仿制品,其与生物海螺号形态十分相近,但尺寸略小些,据故宫博物院的同志讲,其音质不如生物海螺号。

清代是以武力开国的朝代,对于整军武备极为重视,军器的管理也十分严格。据《皇朝文献通考》记载:“军器为武备所必需……是故制度有定式,给发有定数,简阅有定期,年久朽损或出征残缺者以时修补,赢余者令官兵典首以备用,私卖私典者皆论如法……”。在清代,海螺号是严禁私人使用的,《天咫偶闻》中记载:“海螺为军中号,令向禁私用。”据北京的老年人讲,清末社会动荡,一些农民起义军和地方武装非常活跃,为了表示他们对朝廷的不满和与官府抗衡的力量,公开使用螺号。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常年陈列的近代史展览中就有太平天国、义和团等起义军使用的螺号,但在当时的民间百姓中,人们还是视螺号为禁用的物品,直到辛亥革命前,大清王朝行将崩溃,海螺号才在民间流传。当时由于八旗军的混乱,军器也大量流入民间,一时海螺号在市场上随处可见。

历史无情,沧桑多变,看着这枚带有岁月包浆的海螺,使人颇有感慨。这只海螺号是历史的见证,也是一件难得的收藏品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